他们发自心底地认为,工作是创造而不是消耗。
对待工作的态度,正是优秀和庸常的分界线。
玩和工作的四象限
有人问我:
“你是怎样定义玩和工作的?玩是充满乐趣的、欲罢不能的?工作是重复枯燥的、不得不做的?”
其实,玩和工作从来都不是一维的两端,彼此对立。
认为这两者像散点一样水平分布在横轴的两侧,是一种偏颇的认识。
玩和工作,是可以进行科学的划分与组合的,它们是“二维四象限”的两根轴。
玩是名为“乐趣”的横轴,负边是“枯燥”,正边是“玩”;工作,是名为“价值”的纵轴,负边是“消耗”,正边是“工作”。
“乐趣”和“价值”两根轴,把你的时间分为四个象限。你落在哪一个象限,决定了你人生的坐标点。
时间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一种是成就我们,一种是消耗我们,前者是赋予意义,后者是谋杀生命。
在第三象限,横竖都是负值,是枯燥地消耗。
无所事事地闲逛、漫无目的地瞎想、吃饱饭就上床睡觉……不但索然无味,还不创造价值。
这样的事,完全没必要干。
太阳每天冉冉升起,而你悲悲切切地浪费光阴,千万不要忘记,生命和时间才是最珍贵的奢侈品。
在第四象限,是消耗地玩。
唱卡拉OK、剁手买东西、逛街看电影,都属于此类。这些娱乐都很有趣,但同样不创造价值。
虽然能让你获得短期的满足,却会消耗大量的资源,甚至还让你陷入长久的空虚。
于是你常常心怀愧疚,渴望改变,但总是游走在满腔热血和因循苟且之间:
知识的匮乏使你最害怕阅读的人,因为与他们相比你总是相形见绌,于是你便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有时大半年过去,斥巨资买的“精神食粮”也没吃上几口;
啤酒肚、水桶腰让你无地自容,下定决心要瘦出人鱼线,不瘦10斤不换头像,于是下载了KEEP,办了张健身卡,还请了个私教,结果只是坚持发了几天朋友圈;
同事升职涨薪让你羡慕嫉妒,决心要超过他们,让老板对你也赞叹刮目,于是你买了一堆课程,但才看了半个小时就昏昏欲睡。
很多人都是这样吧,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改变太难,还是吃鸡打王者比较简单。
在第二象限,是枯燥的工作。
消耗地玩很花钱,还空虚,怎么办?
那就用“枯燥的工作”来替换吧,还能赚钱。
可赚了钱之后干什么呢?赚了钱,又可以消耗地玩了。
这样的场景重复上演,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艰难地把巨石推向山顶,巨石又轰隆隆掉下来,生命就在无效无望的重复中消磨殆尽了。
如果你能摆脱懒惰、枯燥、抱怨的地心引力,穿梭到第一象限,工作就会像玩一样轻松有趣,赚钱也只是一件顺便的事情。
把工作当成玩
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成功的秘诀:
就是把工作当成玩。
他们正在用各种语言悄悄告诉你,只是你未必听见。
牛顿因为工作太专心,把手表当成鸡蛋放在锅里煮,不是想说自己多么敬业,只是想说自己玩上了瘾。
段永平说自己没有“加班”这个概念,早早起床工作到晚上10点下班,凌晨还在开会看报告,这是玩到废寝忘食。
雷军是人尽皆知的劳模企业家,但看到比他玩得更疯的韩国三星高管,雷军也被雷到了。
几位三星副总裁几十年如一日,早上6点到公司,晚上10点才回家。
陪伴他们的总是清晨的静谧和首尔夜晚美丽的灯火,什么是早高峰晚高峰,他们统统没见过。
所以,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人?是那些把工作当成了玩,永远不知疲倦、永远精力充沛的人。
那么,这个世界上,最可悲的又是什么人?
是那些白天在枯燥地工作,晚上在消耗地玩,日夜如此,任由生命在看似平衡的重复循环中消逝不见的人。
而有些人,不分白天晚上,一直在工作,一直在玩,这样的人,玩和工作是浑然一体的。
你可能会质疑:因为他们成功了,所以工作得有意义,才能把工作当成玩,我可做不到。
我认为你应该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他们对工作有热情,主动赋予工作崇高意义和无限乐趣,才能做到这么高的成就。
我在微软工作了13年,毕业、恋爱、结婚、买房、生子都在这家公司,深刻体会到把工作当成玩的魅力。
在我加入英雄战队后,我一心只想冲到最前线战斗,常常几天几夜不睡觉。
晚上就住在办公室,累了就找个睡袋躺在会议室,直到早上阿姨打扫卫生时不小心发现我吓一大跳;
我主动申请服务最重要的客户,怀揣3个手机,那时上海地铁还没有手机信号,进地铁前要打电话向公司报备,以防客户联系不上,出地铁再解除报备;
我每天打几个小时的国际长途,半夜拿着手机,听某某著名公司的CIO在电话里用英文怒吼:
“我和你们全球CFO在剑桥是同学,如果凌晨前你解决不了我的问题,我就……”
在微软的峥嵘岁月里,我也曾经像你一样觉得疲倦,可是我热爱自己的工作。
找到工作的乐趣,就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和创造力。
也许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都把工作看成是一场游戏。
有的人只是玩玩而已,有的人却在努力打怪升级,一心要成为最强王者。
写在最后
也许在你眼里,我是“机器人”,是“工作狂”,但我爱这种快乐和秩序。
我没有拼命工作,我只是玩上了瘾。
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我斗胆把这句话稍作修改:出来工作,迟早是要“玩”的。
年轻人们,工作就是玩,很开心,我们一起玩起来吧。
本文摘自刘润新书《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经管10月出版。著名商业顾问刘润为你准备的一整套思维框架,助你启动“开挂人生”。与50万学员、190万公众号读者一同学习底层逻辑,远离竞争、获得指数级成长、聪明地获得财富……在千变万化的复杂世界中如鱼得水。
回复11,阅读《七个人生工具:SWOT、PDCA、6W2H、SMART、WBS、时间管理、二八原则》
回复 12,阅读《昨天他给人大捐了三个亿,讲了三个顶级投资哲学!》
回复 13,阅读《大数据告诉你,中国女人有多勤奋》
回复 14,阅读《拿3000工资与30000工资的区别,5张聊天记录让你醍醐灌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