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什么病?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肛门周围的皮肤和直肠 / 肛管之间的慢性肉芽肿性管道,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直肠或肛管与肛门周围的皮肤被「打通」了。肛瘘多由内口、瘘管、外口三部分组成,内口位于肛管内,多为一个;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可为一个或多个。外口会不断流脓、流血,甚至流出粪便。肛瘘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 [1]。少数肛瘘可仅有内口和瘘管,属于肛瘘的一种特殊类型。肛瘘常见吗?常见。肛瘘是常见的肛肠外科疾病之一。肛瘘好发于哪些人?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病,以青壮年男性更多见 [1]。肛瘘会恶变吗?肛瘘在多数情况下不会发生恶变。经久不愈的肛瘘有可能恶变为直肠癌 [2]。肛瘘有哪些类型?
按照病因不同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特异性肛瘘:是由克罗恩病、结核、淋巴肉芽肿等引起的肛瘘,如果原发病未得到控制容易反复发作;
非特异性肛瘘:是由一般的化脓性感染引起的肛瘘,治疗后效果较好,不容易复发。
按照内外口情况,肛瘘还可以分为:
单内口瘘:只有内口和瘘管,没有外口,又称为盲瘘;
内外瘘:既有内口又有外口,内口大多开在直肠肛管内,外口开在肛周皮肤上,瘘管将内外口相连。
按照瘘管是否累及肛管直肠环,可分为
高位肛瘘:即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的瘘;
低位肛瘘:即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的瘘;
注:其中肛管直肠环是直肠肛管周围的肌肉组成的一个近似环形的围绕肛管的结构,这一结构既能维持肛管在不排便时的闭合,又能在排便时开放肛管,如果其中的一些肌肉损伤,可能影响肛管的闭合,造成大便失禁。
按照瘘管形状,肛瘘可以分为:
直瘘:瘘管为直行的条索状;
弯瘘:瘘管形状呈弯曲状;
马蹄形瘘:肛门左右两侧均有外口,瘘管呈马蹄铁状。
按照内外口的位置和瘘管行经与肛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外括约肌)的关系划分为:
括约肌间肛瘘:瘘管穿过内括约肌间在内、外括约肌间下行,开口于肛缘皮肤。
经括约肌肛瘘:瘘管穿过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深、浅部之间。
括约肌上肛瘘:瘘管向上穿过肛提肌,然后向下经坐骨肛门窝穿出皮肤。
括约肌外肛瘘:瘘管穿过肛提肌而直接与直肠相通。
注:该分型又称为 Parks 分型,是医生们最常用的肛瘘分类法,可以帮助医生制订更合适患者的手术方法 [3]。
根据瘘口与瘘管的数目分类:
单纯性肛瘘:只存在单一的瘘管;
复杂性肛瘘:存在多个瘘口和瘘管 [4]。
肛瘘有哪些表现?肛瘘的主要表现是外口持续或间断流出脓液,或血性、黏液性的分泌物,甚至可能有粪便排出。分泌物持续刺激使肛周皮肤潮湿、瘙痒,可形成湿疹。当外口愈合后,瘘管中脓液无法排出,病人会感觉肛门部明显肿胀、疼痛,甚至可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脓肿穿破后上述症状可缓解,但肛瘘 - 脓肿形成 - 肛瘘可反复发作,形成恶性循环。医生检查肛门周围时,可看到肛周皮肤上有单个或者多个外口,挤压可有脓液或脓血性分泌物排出 [1]。肛瘘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肛瘘如果不处理,感染持续发展,向周围组织扩散,可导致直肠阴道瘘(仅女性发生)、急性会阴筋膜炎等,重者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1]。除此之外,如果肛瘘反复发生,还可能会导致癌变 [2]。肛瘘的病因有哪些?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90% 以上的肛瘘是由「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展而来的 [1]。肛管内的肛隐窝腺被细菌感染后,发生化脓,脓液积聚形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若不及时治疗,脓肿破溃、脓液流出、瘘管形成,即为发展为肛瘘 [1]。
而肛瘘外口的皮肤愈合,导致脓液无法排出,会再次形成脓肿,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如果感染进一步扩散,还可能造成全身性的严重感染。病程久的肛瘘可能形成多个外口及支管,支管间可互相沟通,形成复杂性肛瘘。
其他疾病:克罗恩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结核、直肠肿瘤、肛管外伤等也是导致肛瘘的常见原因,约占肛瘘的 10% 左右 [1]。
肛瘘为何会出现多个外口?脓肿破溃后,流出的脓液和细菌会向临近部位蔓延,可形成新的脓肿,脓肿破溃后会形成新的外口。如此循环反复,便会形成多个外口 [1]。查看肛瘘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