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古代怎么称呼

18岁古代怎么称呼

18岁在古代中国的称呼因性别和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男子常被称为“冠礼之年”或“舞象之年”,代表其已成年或可上战场;女子则称为“及笄之年”,标志其成年并开始佩戴发饰。有时也用“弱冠之年”泛指年轻男子,但更偏向于二十岁。

18岁古代的雅称和别称

十八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别称和雅称,具体如下:

弱冠之年:这个称谓源自《诗经》中的描述,意指十八岁的年龄。

及笄之年:古代中国女子十八岁时举行的及笄仪式,标志着成年的开始。

冠礼之年:男子十八岁举行的冠礼,象征着成年的到来。

即位之年:在古代君主制国家中,十八岁的皇帝或王子有资格继承皇位。

及锺之年:源自《史记·李斯列传》,象征着人生正值壮年。

及第之年: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成为官员的年龄,被视为追求功名的开始。

及婚之年:古代社会认为十八岁适婚,标志着步入成年生活。

及时之年:指人生的黄金时期,提醒珍惜青春和抓住机遇。

这些称谓不仅反映了古代对十八岁这一年龄的重视,也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年仪式和社会习俗。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名称

古代根据不同的年龄段,有许多特定的称谓。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年龄段及其对应的古代称谓:

婴儿期:赤子、襁褓(0-1岁)。

幼年期:垂髫(3-8岁),始龀(7岁),幼学(10岁)。

儿童期:总角(8-14岁),外傅之年(10岁),金钗之年(女孩12岁),豆蔻(女子13-15岁),舞夕之年(13-15岁),及笄(女孩15岁)。

少年期:舞象之年(15-20岁),弱冠(男子20岁),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

青年期:而立之年(30岁),不惑之年(40岁),艾(知天命)(50岁),耳顺(花甲之年)(60岁)。

中年期:古稀(70岁),杖国之年(致事之年)(70岁),半老徐娘(女子30岁)。

老年期:杖朝之年(80岁),鲐背(90岁),期颐(100岁)。

这些称谓反映了古代对人生不同阶段的理解和期望,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和社会角色。

相关推荐

神迹为什么连不上服务器
线上365bet正网

神迹为什么连不上服务器

07-01 👁️‍🗨️ 6317
女人被口时候有多舒服 女生被口是什么样的体验?
中国最贫困人口调查:“家徒四壁”形容穷,可他家连墙都没有
为什么迅雷下载总是卡在99.9%进度却还在持续下载?
线上365bet正网

为什么迅雷下载总是卡在99.9%进度却还在持续下载?

07-12 👁️‍🗨️ 5371
汽车定位跟踪器哪个好
线上365bet正网

汽车定位跟踪器哪个好

07-05 👁️‍🗨️ 3972
西方将主宰多久: 东方为什么会落后,西方为什么能崛起 = Why the West Rules--for Now: The Patterns of History,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the Future
2026世界杯已出线名单-2026世界杯出线规则
bt365注册

2026世界杯已出线名单-2026世界杯出线规则

06-30 👁️‍🗨️ 9848
一亩地是多少米(一亩地有多少米)
线上365bet正网

一亩地是多少米(一亩地有多少米)

06-29 👁️‍🗨️ 6213
《lol》十大最值钱的皮肤排名介绍
线上365bet正网

《lol》十大最值钱的皮肤排名介绍

07-06 👁️‍🗨️ 5107